采葛(彼采葛兮)

作者: 先秦    诗经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cǎi gě 】 【采葛】
bǐ cǎi gě xī ,yī rì bú jiàn ,rú sān yuè xī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bǐ cǎi xiāo xī ,yī rì bú jiàn ,rú sān qiū xī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bǐ cǎi ài xī ,yī rì bú jiàn ,rú sān suì xī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采葛(彼采葛兮)作者: 诗经

采葛(彼采葛兮)译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采葛(彼采葛兮)注释

彼采葛(gé)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采:采集。
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萧:植物名。
蒿的一种,即艾蒿。
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三秋:三个秋季。
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
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
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岁:年。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s

采葛(彼采葛兮)赏析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此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说:“妙在语言悖理。”其意是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相关推荐

  • 诗经